2月24日,通用技术集团医疗健康养老业务媒体采风活动首站在京举办,近20家媒体记者组成采风团,走进通用技术集团所属航天中心医院,近距离体验医疗服务、了解专科建设、聆听医患间暖心故事,实地感受央企办医为民解忧的责任担当。
十件实事提升医疗健康服务体验
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实施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组织实施一批为民服务实事项目。通用技术集团积极响应卫健委为民服务举措和工作部署,紧扣患者反映强烈、亟需解决的问题制定了实实在在的举措,在本次活动上发布了《通用技术集团所属医院2025年为民服务十件实事》,涵盖扩充儿科医疗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优化就医费用支付、增加中医康复床位、开展科普义诊活动、建设老年友善医院、组织专家医疗帮扶、开设无假日门诊、推进基层医疗建设、增加养老服务供给等十个方面。十件实事,具体落实到通用技术集团遍布全国的医疗机构,桩桩聚焦就医难题,事事关乎民生健康,将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服务体验,形成具有通用健康特色的为民服务新模式。
“‘十件实事’是通用技术集团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深入践行央企办医责任使命的重要承诺。我们将统筹所属医疗机构资源和力量,完善激励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保质保量完成既定任务,确保把实事办好。”通用技术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姚建红表示。
承诺的践行,离不开旗下各医院的共同努力。媒体沟通会上,通用技术集团所属航天中心医院、北京电力医院、内蒙古包钢医院、太原太航医院负责人依次向记者介绍了在集团全方位赋能下,医院通过学科建设、服务优化、技术创新等实现差异化发展、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为群众办实事的特色亮点,展现了通用技术集团服务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的扎实基础和切实成效。
睡眠医学中心助力改善生活质量
在通用技术集团为民服务众多举措中,特色睡眠门诊备受关注。作为“十件实事”的具体措施之一,活动当日航天中心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正式挂牌。该医学中心汇集神经内科、中医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疼痛科、老年医学科、口腔科等学科近40名专家,以联合门诊的方式,通过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模式,全面覆盖睡眠相关疾病,帮助患者重建自然睡眠节律,将为众多被睡眠问题困扰的患者带来科学化、个体化、精准化的诊疗方案,切实改善生活质量。
媒体组团走近央企办医
活动期间,媒体记者们深入航天中心医院门诊、重症医学科、骨科、神经内科、影像科、健康管理部、航天医学中心等重点科室参观走访。在门诊就诊区,记者们了解到挂号缴费、检查预约、入院登记、出院结算、电子发票等一系列流程均已实现电子化,患者无需现场等待,通过小程序就能“一站式”办理。
“我们运用数字技术,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航天中心医院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医院已实现14天内线上挂退号、缴费、医保实时结算等功能升级,是海淀区首家上线互联网医保实时结算的医院,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缩短10%,医院互联网诊疗平台年访问量达200余万次,极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让就医流程更“舒心”,让就医患者更“安心”,让就医体验更“暖心”,让央企品质显“仁心”,这是通用技术集团遍布全国27个省市的400余家医疗机构的共同追求。自2018年以来,通用技术集团持续深化参与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改革,陆续承接了20多家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所属医疗机构。如今,集团开放床位数达5.2万张,年门急诊量超过3500万人次,年出院超过160万人次;同时,集团以医疗业务为支撑,积极布局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产业,在全国近30个省市运营150家各类型健康养老机构,管理运营养老床位1.8万张,已经发展成为床位数量领先、网络覆盖全、全产业链特征明显的央企医疗健康集团。
“央企办医作为公立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要,是应尽之责、应有之义”。姚建红表示,“我们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回应患者关切,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难点、堵点问题,围绕流程优化、智慧医疗、便民服务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切实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彰显央企办医公益性。”
活动最后,姚建红及通用技术集团所属有关单位负责人还就媒体记者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据悉,通用技术集团将陆续在全国各地聚焦医疗健康养老业务开展不同主题的系列采风活动,邀请媒体记者深入所属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机构实地走访,全方位、零距离展现央企办医优势特色。
国资小新、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央广网、中国日报、健康报、北京日报、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医师报、中国航天报、健康界、医学界、微博健康等近20家媒体记者参加本次采风活动。
假冒国企违法违规线索举报 举报电话:010-81169487 举报信箱:jiamaoguoqi@gt.cn